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报道:厦门市担保助力科技企业腾飞
2021-06-24





6月17日,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!中国科技强国之路又向前迈出一大步!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,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。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,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和迫切的现实需要。金圆集团成立十年来,深入贯彻落实国家、省、市推动创新发展战略,以党建引领促发展,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,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助力科技产业发展。在金圆集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厦门市担保党支部创建了“普惠小微、同担同行”的特色党建品牌,以党建带队伍、抓业务、促发展。为破解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,厦门市担保设立了福建省第一家专业科技担保机构,通过“科技+金融”的创新模式,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,不断注入金融活水。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90%以上,贡献了全国70%以上的技术创新。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,对于建设科技强国、加快建设“两高两化”城市、做大做强我市千亿产业链群都能发挥积极作用。厦门市担保通过“科技+金融”,在助力科技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,为众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,将“普惠小微、同担同行”的党建品牌擦亮。

在即将迎来的建党百年华诞的光荣时刻,厦门市担保出炉了,服务科技企业这一“科目”的亮眼成绩单:2013年,厦门市担保在市科技局、金圆集团的指导下,在总结过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经验的基础上,创新研发“科技担保”模式并设立了福建省第一家专业科技担保机构,开辟出了“科技+金融”的特色化发展道路,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。如今,已累计为厦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了55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,担保放大倍数60倍,累计占全市科技担保业务总量70%,成为我市科技金融战线的主力之一。
一、打响破解“首贷难”的战役

“首贷难”是大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会遇到的问题,特别是初创期企业。由于存在规模小、资产轻、财务数据少、不确定性大等因素,初创期企业难以直接获得银行融资。厦门市担保瞄准这一痛点,利用自己的经验优势推出了“科技担保”,设计了一套有别于银行传统信贷理念的评审标准,帮助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,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“最先一公里”的问题。据统计,厦门市担保平均每年服务首贷客户占服务科技企业总数的40%,50%的额度是免抵押的信用额度,实实在在为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。维库(厦门)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,其股东王凌云主导的项目“高速高精密智慧型视觉点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”入选我市第十一批双百计划,在企业尚未实现盈利时,厦门市担保就为其提供了首笔贷款担保,缓解了企业在研发投入阶段的资金压力。在“第一桶金”的助力下,企业营收实现迅速增长并扭亏为盈,驶上快速发展的道路。
二、助力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

在缓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上,厦门市担保不只是关注风险,也注意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好、发展潜力大,是培育新增长点、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生力军的特点。厦门市担保长期深耕科技产业,集中精力研究科技企业的特性,能够直面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真正融资需求及痛点,支持企业顺应新时期的转型需求不断进步,为企业发展和技术升级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,助力打造千亿产业链群。自2014年开始至今,厦门市担保为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担保服务已走过了8年时光。最初,普为光电随着业务量增长产生了资金需求,因无房产可抵押,发展陷入进退两难的僵局。厦门市担保考虑到普为光电的技术优势和成长性,及时为其提供了信用担保贷款,并逐步提高额度。前几年,厦门市光电行业因产能过剩和低价竞争,普为光电进入发展瓶颈,厦门市担保在了解认可企业的转型思路后,继续替其担保,使其成功的从拼产能、批销量的怪圈中跳出来,凭借个性化的产品和更高附加值,逆势增长,是光电行业升级转型的成功案例。
三、伴企同行跑出“加速度”

厦门市担保的“科技担保”模式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,既能有效降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,又能通过信用担保、知识产权质押担保、投担联动等方式将“智产”变为“资产”、将“知本”变为“资本”,扶持了一群人才企业与一批成长型项目。厦门市担保以坚持创新、落实普惠的恒心与决心,在关键时刻“雪中送炭”,在转型时刻“不离不弃”,持续为科技企业输送“阳光雨露”,为企业前行发展“保驾护航”,陪伴企业成长、蜕变、壮大。正是在“普惠小微、同担同行”的理念支持下,吉宏包装、弘信电子、延江股份、艾德生物、狄耐克、特宝生物等一批企业在科技担保“加速度”的带动下,一步一步走成功向上市,实现做大做强。



扫一扫关注

微信公众号